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技术 > 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2014年05月22日 10:32:56 访问量:1985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有效指导和规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并为高中阶段打好基础,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内容列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将“信息素养的养成”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充分体现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由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组织实施。需要学校深刻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总体目标,并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全面规划,创设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加强师资培训与教研,严格落实课时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工作。

二、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信息的特征和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

3. 能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二) 过程与方法

4.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初步确定信息需求。

5. 能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积极参与对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9. 能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10.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行为习惯,能够遵守与信息技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健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三、课程内容

初中阶段内容标准以日常信息活动中所需要的技术为主线,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及应用、文件管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动画制作、电子表格、计算机基础等九个模块。

参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对各模块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其对应关系分别是:

A:对应了解水平/模仿水平/经历(感受)水平;

B:对应理解水平/独立操作水平/反应(认同)水平;

C:对应迁移应用水平/熟练操作水平/领悟(内化)水平。

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如下:

 

模块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标要求

A

B

C

信息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展望

 

 

信息安全与防护

 

 

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模块二:网络基础与应用

  

      

目标要求

A

B

C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因特网的常见服务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IP地址和域名

 

 

网络应用

常用浏览器及其基本使用方法

 

 

信息的浏览、搜索、下载和保存

 

 

利用多种网络通信工具交流与发布信息

 

 

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网络

 

 

 

模块三:文件管理

  

      

目标要求

A

B

C

文件

文件的概念

 

 

文件名的组成

 

 

文件的类型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资源管理器的启动及窗口组成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新建、选择、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查找等)

 

 

文件压缩、解压缩

 

 

 

 

模块四:文字处理

  

      

目标要求

A

B

C

基本操作

文字处理软件及其主要功能

 

 

中、英文字符及常用符号的输入

 

 

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关闭

 

 

文本的选取、移动、复制、删除、查找和替换

 

 

常用格式设置(字体、段落、项目符号和编号等)

 

 

版面编排

页面设置(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

 

 

页面边框、背景设置

 

 

分栏、首字下沉

 

 

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及设置

 

 

叠放次序的设置

 

 

对象的组合

 

 

公式的插入与编辑

 

 

打印及打印预览

 

 

表格处理

表格的插入

 

 

单元格的编辑(插入、选择、合并、拆分与删除)

 

 

行、列的选择、插入与删除

 

 

行高、列宽的调整

 

 

文字方向、对齐方式设置

 

 

边框、底纹设置

 

 

综合应用

作品制作流程

 

 

根据需要,合理使用技术完成作品

 

 

作品交流与评价

 

 

 

模块五:图像处理

  

      

目标要求

A

B

C

基本操作

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

 

 

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

 

 

简单图形的绘制

 

 

图像的选取、移动、复制、删除、大小调整

 

 

图像的变换和自由变换

 

 

图像编辑

填充颜色的方法(油漆桶、渐变填充)

 

 

图像的修复(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和红眼工具,图章工具)

 

 

图片色彩和色调的调整

 

 

图层的概念

 

 

图层的创建、命名、移动、复制、删除

 

 

图层的选择、显示、隐藏、合并

 

 

文字工具的使用

 

 

图层透明度、图层样式的设置

 

 

滤镜的使用

 

 

 

模块六:多媒体作品制作

  

      

目标要求

A

B

C

声音的获取与加工

声音文件获取的途径与方法

 

 

声音文件的格式及播放

 

 

声音文件的基本编辑方法

 

 

视频的获取与加工

视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

 

 

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

 

 

利用常用视频编缉软件进行视频编辑

 

 

制作多媒体作品

常见的多媒体制作工具

 

 

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对象的插入及设置

 

 

动画效果的设置

 

 

幻灯片切换的设置

 

 

超链接的设置

 

 

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模块七:动画制作

  

      

目标要求

A

B

C

基础知识

动画原理与类型

 

 

动画基本概念(矢量图形、视觉暂留、库、时间轴、图层、帧、场景、元件、元件实例等)

 

 

Flash界面组成(绘图工具栏、舞台、时间轴面板、“库”面板)

 

 

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导入外部文件)

 

 

帧的基本操作(插入、复制、粘帖、删除、翻转等)

 

 

元件的基本操作(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按钮元件的编辑与调用)

 

 

图形的绘制、复制、旋转、翻转、缩放

 

 

图层的基创建、命名、移动、删除等

 

 

文本的基本操作(创建、分离)

 

 

编辑设置

文档属性设置(帧频率,文档宽度、高度,背景色)

 

 

元件实例属性设置(透明度、颜色属性)

 

 

文本属性设置

 

 

颜色的编辑与填充

 

 

动画创建

简单动画(帧动画、运动动画、形变动画)

 

 

设置动画效果(淡入淡出、遮罩)

 

 

添加动作命令(帧、按钮元件)

 

 

在动画中添加声音

 

 

动画的发布

 

 

 

模块八:电子表格

  

      

目标要求

A

B

C

基本概念与功能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Excel窗口组成(编辑栏、工作区、行号、列标、名称框、工作表标签等)

 

 

Excel的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

 

 

数据编辑

单元格及区域的选定

 

 

数据的录入、填充

 

 

数据的复制、移动、修改、清除、删除

 

 

设置数据的数字格式

 

 

表格编辑与修饰

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

 

 

设置边框、底纹、行高、列宽

 

 

行或列的插入、删除

 

 

工作表编辑

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调整顺序

 

 

数据统计

单元格的引用

 

 

使用公式统计数据

 

 

常用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IFMAXMINCOUNT

 

 

数据的排序

 

 

数据的分类汇总

 

 

数据的筛选

 

 

设置条件格式

 

 

图表

常用图表的类型与使用特点

 

 

数据区域的选择

 

 

图表的建立(类型、标题、分类轴、数值轴)

 

 

图表的编辑

 

 

综合应用

使用数据处理技术统计数据

 

 

利用图表分析数据

 

 

成果展示与交流

 

 

 

  模块九:计算机基础

  

      

目标要求

A

B

C

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发展历程

 

 

常用的硬件及其功能

 

 

使用常用数码设备采集信息

 

 

计算机硬件及常用外设的连接

 

 

软件的分类及特点

 

 

二进制与二进制编码

 

 

存储容量的单位及换算

 

 

常用软件的安装、更新和卸载

 

 

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安全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防治

 

 

计算机使用规范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

1.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信息技术课是初中七年级、八年级的必修课程,上机实践课不少于总课时的70%,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模块安排

课时安排

七年级

上学期

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及应用、文件管理、文字处理

2/

下学期

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

2/

八年级

上学期

动画制作

2/

下学期

电子表格、计算机基础

2/

各学校应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安排课程。为提高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建议将两节课连排。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增加体现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如《算法与程序设计》、《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

2.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室的配备请参照《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2013年印发)。

3.教师配备

市、县(区)要配备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学校要根据课时工作量配备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以每周12—14课时为标准

(二)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

(1)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独立探索,提倡交流合作,要让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其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2.关注教学目标,注重学段衔接,实施分层教学。

(1)目前,国家没有正式颁布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指导意见》是在参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相应权威机构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订的,是目前我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本《指导意见》中的课程目标要求,并结合具体学情将课程目标合理分解到各模块(单元)与每一个教学课时,力求做到每节课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要关注与小学、高中教学的衔接。对于部分地区或中学生存在“零起点”或“低起点”的状况,建议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小规模、短时间补课,课间开放机房,分层教学,异质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等多种针对性措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本学段的目标要求。

3.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入研究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讲授法、教练法等多种常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是实实在在需要学生做的事情,而非凭空编造的“假任务”。不要把复制一个文件,建立一个文件夹等操作当作“任务驱动”中的任务;

2)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确定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以提高学生对“任务”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4)任务要适量适当,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适合学生当堂完成,并且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分解出相互联系的子任务,将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隐含其中,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6)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任务既有一定梯度,又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创作的空间。

4.开发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特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个性发展。

(1)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积累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源,如典型资源网站、优秀案例与课件、典型素材、优秀学生作品等。通过合理选用这些优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科特色。首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为有效教学创设互动交流、反馈评价的条件。其次,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师示范操作要熟练规范,学生上机实践要有足够的时间。要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要挖掘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适时渗透信息道德教育,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综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

(3) 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出发组织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一部分具有特殊兴趣与能力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培养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5.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1) 信息技术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应具有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内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与使用能力,能确保教学过程所需的软硬件环境正常运行。

2)要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培训与教研活动,由于各校信息技术教师人数较少,难以开展日常的集体教研,因此特别倡导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校际间网络教研活动,开辟个人学习与成长的空间。

3)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在教学与研究中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对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评价要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以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要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1.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学习建议、评价表等方式,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自我反思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要根据教学活动内容的不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参照教材中的评价表,也可以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共同设计评价标准,民主推荐评委,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能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2.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要准确理解两类评价的含义、功能和方法,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所强调的“结果”而言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更易实施,比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评价模块或使用专门的测评系统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依据评价量规(表)快速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也可以方便地建立电子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是指在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学习(如一个学期)后,对所获得的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倾向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分数或等级上的评定。

总结性评价强调对教学和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防止仅仅把评价当成对学生甄别或选拔的手段。

在评价手段上,要运用上机操作、作品制作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片面做法。

在评价方法上,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可以采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等题型进行。题目及试卷设计既要注重知识技能层面的覆盖,也要注重通过题目的过程性特征的设计,唤醒学生学习操作过程的经验,以提升对学生技能评测的效度。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则需要采用作品设计制作等题型,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可以在真实的软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

编辑:张建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