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寄托
【郝小晶】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可见酒与天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以来,酒更与诗人结下美好情缘。诗人的酒是句句真言,赞颂着祖国风俗,是游遍山水间饮酒的闲适与惬意,是酒后的下笔信的字字珠玑,是雕裘换来的豪爽,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一种寄托。
一,酒寄名族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酒虽不浓厚,但却显现农家的热情,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开启舍,见菜园,端酒杯,论农桑”。“面场”是一副多少葱茏的菜田,“话麻桑”是一日多么愉快的谈话。“浑未辩,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叙述了立春时节农家酿酒献客,向亲友赠送青韭堆盘的民风民俗。
二:酒寄山水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总是不忘把酒带到山水画中去,江南山城水乡莺歌燕舞,酒旗迎风招展的如画美景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天到来,船儿在江面上起伏颠簸,逐浪前行,岸边林立的酒楼上,酒旗迎风招展,招来过往的客人是“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韬,楼上帘招”。
三:酒寄情意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琥珀般晶莹的美酒,郁金香怎能一人独享?这琼浆玉液是诗人的知己吗?“绿蚁新酿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请友人一同享受美酒,寄托着浓郁的情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殷勤劝酒,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关切,更真挚动人。
四:酒寄情豪迈
酒令人胸怀开阔,胆气豪壮。“鬓微霜,又何妨?”的报国情怀尽显苏轼豪迈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豪迈欢唱,青梅煮酒,天外龙挂,气象森森显示“天下英雄,难使君与操耳”的胸怀大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干戈之乱岂是你我能控制的?征战之死十有八九,谈笑赴死,这样的豪情谁能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酒寄思乡愁
“酒入愁肠”的苦化作相思泪,想念家乡的人总要喝酒,这是他们对酒的寄托,一杯浊酒如何能消万里思归之愁呢?其结果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千里之外,传达了对祖国刻苦铭心的相思别恨。
夜暮了,月光透过纱窗照到窗前,酒过三巡,李白独坐床前,手端酒杯,望着一轮明月,愁绪满杯,思绪万千,于是,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