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技术 >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2010年05月17日 11:38:36 来源:转自 崆峒教育局网 访问量:1463

 

崆峒区实验小学   朱玉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造成一些语文教师滥用多媒体,误用多媒体现象十分严重。多媒体教学以全新的动画、图像、声音、文本等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的功劳不可否定,但是如果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不当,会带来许多局限,影响语文教学效果。
局限一: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
这是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普遍现象。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没有一次板书,教师内看不到黑板。教师把多媒体作为“粉笔+黑板”的代替品。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虽说是教学手段的一大进步,但也是教学资源一大浪费,同时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不少教师有一手一流的板书,得不到展览,学生无法仿效,也得不到良好的书法教育。
局限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由于多媒体课件事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想象,也不会展示创新的思维,过分信赖教师及课件的答案。这种定向式的教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呢?这表明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以视听代替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反而受到限制。
局限三:人机对话妨碍师生感情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得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由原来被教师控制变为被多媒体控制,不能说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一直操纵着程序,多媒体变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为机器操纵者,学生成为电视观众,造成师生缺少感情交流,教与学失去主动和谐的配合,学生思维受阻,被动的学习。
局限四:以视听代替想象、朗读,忽略了朗读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各种信息于一体,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有的教师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信息。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想象力的发挥。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的范读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稀少,朗读能力又如何提高?
局限五:课件设计过于花哨,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件设计中和使用时,教师常常追求丰富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了心理上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使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画面和图像上,而无法专注于这些画面与图像所蕴含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削减了教学效果。
 
编辑:张树林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