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艺苑 > 漫谈素质

漫谈素质

2017年03月16日 10:20:00 访问量:319

漫谈素质

马四

    写下这个标题,心脏蓦得紧跳了几跳,脸也热了起来。细思原因,究竟是因为这个标题。毕竟素质是个大的没边的话题,本人井底之蛙一个,读书不过三五本,行路不过千把里,世事只见一两分,却想漫谈,难免有自欺欺人之嫌。不过,大抵业不精,艺不全者皆好漫谈,世所常见。今日且拿它来当块遮羞布终究遮得住自己臊红的脸。

    今日之谈也不是没有来由。那日与人争执,突然被一位女同志指着鼻子说:“这人真没素质!”好一句“这人真没素质!”,比软言相劝更直接,比人身攻击更有力,端是正气浩荡、大义凛然!一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竟无从反驳,只看得见自己的渺小。以后回想此事,突然发现“素质”,额,还是“没素质”吧,这个词犹如偷偷放的一个臭屁,悄然间已经铺天盖地弥漫开来。网上,今儿碰个磁,明儿闹个飞机啥的关于没素质的新闻比比皆是;生活中,周围被指没素质的人和事也隔三差五,屡见不鲜。再细细想来,似乎什么事都能和素质扯上一腿半腿的关系。那这素质究竟是个啥?与身边的人讨论,却也没个明晰的结果。于是,发了个小奋,读了点书,有了今日的漫谈。

  “素质”一词的今义大概出自清末日本回传来的心理学,词典解释很多,不列举了,用在人身上的几种解读不外乎身体的健康程度,心智的健全程度和社会沟通程度(含交流、技能、认知等)。这个词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大热。时值国家危亡,人民羸弱,无数政客学者、专家教授或批判、或疾呼、或实践,围绕它做了许许多多的文章。此后这个词相对沉寂数十年,直至近十来年才又流行起来,多指向心智和社会沟通放慢,甚至有些民族劣根的意思在内。通常而言,流行的必然是最世俗的,犹如凤凰传奇的歌,不需要节奏也可以扭起来。又通常而言,流行的必然是最缺失的,犹如P图软件,自信不足才需要拿来磨皮。所以,“素质”也确确实实是这十几年大家普遍觉得不够用的东西(自己除外啊!),而且越来越不够用了。怎么回事?

    窃以为根本在于社会生活发展太快所至。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至今,中国这辆破旧的马车在经济道路上是一路狂奔,围观的都认为跑两圈肯定没劲了,可不成想一个冲刺就奔了三十多年,硬是赶上了先头部队。成绩是不错,可架不住车破啊!问题就来了。现代社会是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每个文明阶段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规范,虽然有继承和发展,但经济基础已经决定了上层建筑的迥异。中国够大,人口够多,城市和农村发展起点差距更大,冲刺式的发展必然导致地域经济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在我国现如今的状况是落后地区依然处于农业文明,中小城镇进入工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已经达到了商业文明,而且人口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量十分巨大。这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日常生活中的“没素质”行为多由此冲突造成。一个农村老头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他自身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村里的大街不就是大声说话的地方么?可这种行为在习惯了秩序的工业文明和习惯了权利的商业文明眼中就是没素质。再者,中国人多,就那么多社会资源,狼多肉少,吃相怎么能好看?吃相难看成了习惯,再改哪儿有那么容易。英国人说贵族需要三代人才能建立,所以适应、认同一种文明规范需要很多年的切身体验,从他因此获益或受害开始。我相信,强大的流动性和经济的发展终究会消灭这种“没素质”。

   不择手段的没素质更具危害性,现在这种没素质似乎也非常多,没加过专门的统计数据,但耳边“人心坏了”的故事确是不少,好像不好不坏的人在面对一个个选择时更多倾向于坏的那一个。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无疑是安全感缺失的时候。是啊,社会发展太快了,一起捅驴屁股的张三发财了,一起活尿泥的李四赚大钱了……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堆让自己不平衡的朋友。再看自己,敢吃肉的时候肉价又涨了,娶媳妇的时候彩礼涨了,要买房的时候房价又涨了,生孩子的时候教育费用高了,累个半死刚要喘口气,可抬头看看,社会又跑远了。人是群居动物,追不上社会,又看不清未来,安全感自然就没了。谁知道咱死那年骨灰盒子是免费赠送还是得分期付款啊?安全感是人的底层需求,失去了安全感总得找点什么来安慰自己。找什么?不外乎物质和信仰,可信仰的建立需要安全群体,不会立竿见影。对个人而言,救命稻草只有物质了,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的物质。没有安全感的人的可怕之处在于敢突破底线,甚至隐隐期待突破底线。有了第一个不要底线的,别人自然顺理成章了。底线都不要了,何况素质!甚至身体素质差也很大程度上是由此而来:安全感差自然宠溺下一代,拼命生活,疾病增多。这样看来,社会经济发展放慢自有它的好处,慢点走能好好修修车,没准大伙儿喘口气,抽袋烟,伸个懒腰,心就没那么慌了,素质就自然能好点。

    优秀的国民素质无不建立在良好、稳定的社会经济和严格的基本秩序之上。对个人而言就是安全感和敬畏心。敬畏之心源于完备、适合、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价值体系——文化。谁都看得见我们传统的文化早已被打碎,新的却未能建立。没有敬畏心的人怎么会有素质?很多人明白这一点,于是有的人搬来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有的人拾起了传统文化。不可否认,这些都有可取之处,但仅仅搬和拾怎能服得了水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和详尽周至的法律规范为手段,用传统文化为骨,西方文化为血肉强力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价值体系,成效一流。清末民国我国搞这个的也不少,可惜正值战乱,也没听见多大的响,如今似是时机。高大上的层面小民操心不到,素质教育却在身边。

    当老师的谈素质当然绕不开“素质教育”这个话题。九十年代中后期素质教育这个提法出现,九九年正式作为主题写入国务院文件,到现在也十大几年了,国家教委的专门解释中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可以说这个词与“素质”是一对患难兄弟。不过“素质”就两个字,“素质教育”四个字,多了两个字内涵起码翻一倍,再漫的谈也勾不了那么远,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但咱总不免也得想想学校、老师该怎么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是不?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晨于学校

                                沿沟联校 高建强

编辑:张银连
上一篇:说三道四
下一篇:土地颂歌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