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艺苑 > 与大师们的一场饕餮盛宴

与大师们的一场饕餮盛宴

2019年03月13日 07:10:47 访问量:420

与大师们的一场饕餮盛宴

       ——《民国教育》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受

张永飞

白而透着微黄的封面,一帧黑白相片占据了三分之二,显得赫然。四位中年男子并排站立,一位花格长袍,微笑面对观者,和蔼可亲;两位长袍之外着对襟马褂旁侧相依,神情严肃庄重;最右边者,身材微胖,西装革履,面目慈善。一律身材高大,一律戴着眼镜,凸显出文人的博学、睿智与魅力。人物背后树木森郁,远处小楼拱形窗口清晰可见。整个照片,主体突出,层次分明,黑白对照明显,清晰度非常高,中西璧合的民国风范尽在其中。

看照片,虽不识其中主人是谁,但给人以亲切感,观者目睹,无不驻足、停留、思索,思绪悄然飘飞到那个久远的上世纪。

历史荡涤,风云际会,在那短短的民国时期,一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尽情演绎。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在枪炮嘶鸣的战乱年代里,中国文化却格外耀眼,熠熠生辉。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老人的世纪之问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曾如是说。

翻开书的扉页,一行小字隐于书之一隅:“这是逝去年代留下的一帧合影,左往右依次为:北师大教务长查良钊,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务长黄钰生。”

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斯人均已去,我辈泪堪流。

这就是大学管理者的风采,这就是民国大师的风范。大半个世纪之前,当苦难中国中的最早也是最顶尖的大学管理者们不经意间留下的这张照片,会给后来者们留下怎样的感慨与思索?

大师是平易近人的,大师又是令人敬畏的。

如果说,自去年秋天万物凋零伊始到如今阳春三月春意渐浓,在这漫长的一个冬日里,自己在文学在读书方面有些什么收获的话,我自觉倍感汗颜,想想这一时光里,除了过了一个年味不在的春节,外加一个劳心裂肺的正月外,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喜欢文学,但这么长的时间里,自己居然没有一篇小文在键盘上在屏幕上宣泄出来,实在是有点遗憾!

好在有这么一本书陪伴着我。

面对一本好书,朝夕相伴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一夜到天明,那种读书的痴迷与畅快,曾经多少次出现在我人生的旅途中,让人激动让人记忆犹新。而今人到中年,这样的情境似乎少了,但每得一本好书,工作之余 ,晚睡之前,茶余饭后,甚至边吃饭边看书,短短三两日中,就消灭一本,这样的情景还是有的。以致言传身教,尚在小学六年级读书的女儿也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睡前被窝里躺着不看一小时半小时书睡不着觉,吃饭不拿本书似乎饭也不香,这样的陋习,着实让我这个当父亲的伤透了脑筋。一年多,积习难改。真不知喜欢读书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是女儿执拗还是自己这个父亲不称职。但女儿比一般孩子喜欢读书,那是确实的。

今天我想说的这本说,在我的床头已呆了二十多天了,但它没有带给我过往的那种痴迷,那种酣畅淋漓。断断续续,也就读了那么十几页吧。而且不是系统的从前到后,一行行读一段段看一页页欣赏品味,甚至觉得不过瘾返回去重新来过如醇香的美酒那样,让人难以割舍。而是想起来,随手翻,翻到哪页,就读那么几段,看那么几页,颠三倒四,无章法可言。说是读书,在我心底看来,我倒宁愿认为是看书。没有小说的鸿章巨制,没有诗歌的缠绵悱恻,没有散文的优美动人,就这么一本书,就这样一本让我难以再现读海岩读霍达读王蒙读金庸读席慕蓉读莎士比亚读泰戈尔读海明威读契诃夫读托尔斯泰读川端康成村上春树之书的那种痴迷与心瘾,但就是这么一本书,我要说,这是一本好书,一本难得的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出版社出版的好书。

作为一个山西人,无论是传统的山药蛋派代表,还是如今崛起的晋军新方阵,其作者本人还是作品本身自己或多或少也关注过,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赵瑜的体坛报告文学,刘慈欣的科幻系列,都曾让自己痴迷过。但由山西出版的书籍,能令自己这一小人物激动过兴奋过的,着实有点少。

32开,340个页码,淡雅的封面,简洁的装帧,非名家大作,也非历史经典,但随意翻阅开来,却不由让人惊讶乃至产生敬意了。没有华丽的外表,亦没有博人眼球的名字,混于书架之中,让人很难在意于它,但我想说,这本书看似毫无引人之处,其实厚重,坚实,让人无法割舍。之所以读此书历时如此之长,且无以往饥不择食爱不释手之痴狂,除家庭琐事困扰关注亲情胜于一切文人雅好而无法静心外,其中不想太快的把书读完的因素也是有的。在这文人遍地文学似乎不为世人所看重的时代,能遇到一本好书并舍得为之慷慨解囊予以珍藏,这样的机会着实不多。而此次朋友偶然相赠的这本书,我如今却愿意给予它这样崇高的地位了。《民国教育》,作者赵锋,属杨红林主编的图说民国系列丛书之一

正月,邀朋友小军一家到家小聚,你来我往觥筹交错之后,时间已近午夜。朋友离去,懒得收拾满屋的杯盘狼藉,床上一躺,随后看到了朋友带来的这本书。随手翻阅,却无法静下心来。一晚上的厨房忙碌,连日来的迎来送往,加之夜半更深,酒意浓浓,疲累之极,读书的欲望消失一空。酣眠之后,醒来已是日上午九点。再次于被窝之中拿起书来,随意翻阅,我却惊讶了,不觉起身,细细看,慢慢品,越看越觉得是一本好书,而自己昨夜居然冷落它了

民国,于中国漫漫历史长河而言,短短的38年,似乎在时间的轴里可以忽略不计,但其实,在历史学家文人学者看来,短短的这段时间,却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国教育改革变迁,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民国肇建,科举被废,上承晚清改良之风,复历五四新文化之荡涤。以西方模式为基础,在传统中坚守,将传统带入现代,将中西文化与教育理念融为一体,相互渗透、包容、改造,创造出一个中国教育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

这本书,作为图书系列,以详实的图片与朴实的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为我们普通大众揭示了民国,这个军阀割据日寇入侵国共争天下这一风云际会的特殊时代中国早期的教育图景。那一个个熟悉而鲜活的名人大师,正如书之前沿所说,“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我们这里难以穷尽;这个名单太耀眼,它的光环至今让我们顶礼膜拜。名单上的他们。可以细分成好多类,但无论怎样划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的承载者;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叫民国的大师们”。

民国的大师,让人起敬。看那一行行近乎半页的长长名单,我也不自觉心生敬意敬仰起来:陈寅恪、钱穆、梁漱溟、冯友兰、钱钟书、朱光潜、胡适、鲁迅、林语堂、老舍、曹禺、郁达夫、巴金、茅盾、沈从文、郑振铎、周作人、梁实秋、冰心、胡风、柳亚之、张恨水、萧红、臧克家、艾青、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丰子恺张伯苓、罗家伦、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梅贻琦、马寅初、沈钧儒、茅以升、竺可桢、李四光、童第周、梁思成、徐志摩、郁达夫、梅兰芳、聂耳、苏步青、冼星海、叶圣陶、蔡元培……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每读到每一个名字,都让人心潮澎湃。在那个改朝换代新旧融合中西文化交融的大变革时代,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一个个名垂青史让人敬仰的“大师”们。

名字不可谓不多,都是那么熟悉;著述不可谓不丰,该说的似乎用也说不完。作者在书中不是歌咏他们的丰功伟绩卓绝才华,而是试图从史学家们不屑关注的角度,为我们聊一聊民国教育史上的文人雅士,逸闻趣事,从而让我们了解一下民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民国大师的了解,最初是从课本中故事里老师的粗浅讲解中得来的,浅薄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印象时至今日依旧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年近半百,却不识多数大师的面目,难睹大师音容,我想这不仅仅是自己孤陋寡闻吧。而今,这本《民国教育》让我一下完成了自己半生来的愿望,那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照片,让我们似乎回到了民国那个风云涤荡的年代,得以一睹大师们的风范:骑着毛驴一身农民打扮毕生推行平民化教育的耶鲁博士晏阳初;长袍、对襟马褂戴着眼镜瓜皮帽的年轻的叶圣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意气风发的叶圣陶;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严修,在北洋政府教育部近代中国第一批公务员鲁迅,以及留学日本时与同学的合影;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的蔡元培,蔡元培与李大钊等的合影,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照片,南开校父张伯苓,近代留学第一任容闳,少年时期詹天佑家的全家福,近代留日学生与孙中山的合影,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重视教育创办东北大学的的军阀张作霖,推行“义务教育”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阎锡山,从不拖欠教育经费的韩复渠,以及林语堂、胡适的得意门生史学家顾颉刚,从小学生到北大教授的沈从文,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小学教育的先驱叶圣陶,中国第一位女校长杨荫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生活照,乃至许许多多反映当时教育状况的集体照片,这些鲜为人知的大量照片,为我们清晰度还原出了上世纪民国时期的真实教育情景,从大师们一帧帧罕见的照片中,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出彼时他们所焕发出的那种独特的精气神来。而这,所透露出的,就是所谓的“大师范”吧。

颇有民族气节婉拒伪满总理邀请担任长春教育部长的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发展教育不遗余力的少帅张学良,敢于与蒋介石对骂的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为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亲顾其旅馆的蔡元培,为留住经济学教授何廉而专为其设立研究所的南开校长张伯苓,力排众议邀请腿有残疾拄拐而行只有初中文凭做着中学勤杂工的华罗庚为清华教授的叶企孙,小学文凭却文采飞扬担任中国公学教师首次上课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的沈从文,说话口吃上课大量板书讲义的史学家顾颉刚,有学者良知虽参加国民政府却逼迫蒋介石免去孔祥熙行政院长职务的傅斯年,对蒋介石视而不见甚至对口拍桌大骂的安徽大学创始人刘文典,世界上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人女校长吴贻芳,被鲁迅口诛笔伐而下台后来却颇具教育风范为日寇杀害的颇有争议的中国第一位女校长杨荫榆,只因一篇文章就敢聘用没有大学学历且投考北大落榜的年轻作者24岁梁漱溟为北大建校时期最年轻的教授的蔡元培,国共两党同时表彰一生锲而不舍筹建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参建辅仁大学的百岁老人马相伯,心中只有联大,没有清华最终成就西南联大成功的“寡言君子”梅贻琦,一个个逸闻趣事,读来让人感慨。而这些,为我们前半生所不了解的,为我们年轻时老师所不曾讲授过得,为我们后来读中学读大学并不关注过得。

而今读来,看来,民国时期的兼容并蓄,宽敞的用人风气,作风民主,学术自由,正是这样,才造就了灿若群星熠熠生辉的一个又一个民国大师们。

没有高深的学术思想,不谈政府的制度理念,不吹捧,不炫耀,只是从大师们身边的边角料中,拾得点点滴滴的碎片,让我们对民国教育管中窥豹,有所了解。四个篇章(新旧之际、民国教育家、民国大学与校长、各具特色的民国教育),十六个小节(假维新”与“真改革”、大师云集的时代、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教育现代化先驱严修、只手缔造新北大的蔡元培、复旦老人马相伯、留学教育、艺体教育、女子教育、西南联大等),内容并不浩繁,却如一股清流润泽了我的心扉。

与大师默默交流,和大师无言对话,领略他们的风采,于喜怒笑骂之间,一个现代社会普通的小人物,和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一群大师们进行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心灵交流盛宴。

    看了几页零散的文字,知晓了一些逸闻轶事,流连于那一幅幅精美逼真的照片,徜徉在与民国大师们对话的汪洋大海。

书,会继续读下去,读完为止,甚至会反复读,抑或只是翻阅,翻阅,面对那一帧帧照片,沉默、思索。

对为民国教育做出贡献永留史册的大师们愈发敬仰。

没有人物传记那样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也非史书上那样单调浅薄的记载,此书,小故事,大道理。文字浅显,图片真实,意义非凡。

读此书,真的不虚。

编辑:李老师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